王泽颖名老中医—中风病之“治未病”学说
2018-05-29 17:09:10

笔者有幸跟师于省级名老中医王泽颖老师,王老师在治疗中风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笔者在跟师学习过程中受益匪浅。王老师在治疗中风病方面重视“不治已病,治未病”理论,从治未病角度干预中风危险因素及体质调护以防治中风的发生及复发,形成了完整的中风病“治未病”理论体系,通过早期干预,使机体的阴阳气血平和,各脏腑功能协调平衡,三焦通畅,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以预防中风病的发生、传变及复发,在中风病的一级及二级预防中也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中风是中医学中四大难症之一,它以猝然昏倒,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无昏倒而突然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其中又可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类。起病急剧,变化迅速,轻则致残,重则难救,为人之大病危候,是故防胜于治。王老师根据多年来从事中西医结合诊治中风的临床经验,提出了针对中风病而设的“治未病”相应防治基本原则。是以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为基本原则,结合体质化因素,早期积极主动地开展防治结合诊疗过程。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是未病先防;第二是既病防变;第三是体质调护。

一、掌握中风病病因病机,未病先防

中风多属一种中老年疾患,随着年龄增加,脏腑功能逐渐减退,危险因素增加,如果加上生活起居不慎,情志失调等,导致“风、火、痰、虚、气、瘀”等危险因素的形成,而这些危险因素的形成过程及蓄积过程,是疾病形成的早期阶段,等积累到一定程度,从量变到质变,终至中风病发病。明确中风病病因病机,积极干预这一量变到质变的危险因素就是中风病未病先防的关键因素。

(一)、外风说

多数论述认为中风病发病原因唐宋以前以“外风”主论, 外风是六淫邪气之一。《素问·骨空论》云:“风者,百病之始也。”即风为百病之长、为百病之始,为外感诸病证的先导。《灵枢·刺节真邪》篇云:“邪气者,虚风也,虚风之贼伤人也,其中人也深,不能自去。… …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提出了“外风”导致中风的理论。认为风邪从皮毛侵入人体,逗留于肌肉腠理之间,游走于经络之中,这种病理现象产生通常是在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的情况下发生。气候突变,外风入中经络,气血痹阻,运行不畅,筋脉失于濡养,这种证候风邪入中较浅,所以病情相对较轻。风邪偏中于身之半,以致营卫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濡养而发偏枯,即所谓“内虚邪中”。《内经》所述外风致中风病证候虽不尽相同,但其病位均在脑,外风致卒中偏枯,初起必有外风之症状。中医素有天人相应之说,随着天气变化,人体的内环境也要与外界相适应,而老年人气血亏虚,卫外不固,一旦机体阴阳与外界阴阳失去平衡,风邪入中易诱发中风。

 (二)、内风说

内风学说是指中风病的内因,即是脏腑气血功能紊乱,导致机体阴阳失调而致中风病的发生。

①积损正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具出矣”。《素问·脉解篇》:“内夺而厥,则为喑痱,此肾虚也。少阴不至者,厥也。” 人过半百,脏腑日衰,正气自虚,机体阴阳失衡,此乃中风的重要病理基础。后世李东垣的“本气自虚”,认为中风病机为“元气虚衰”、“内伤不足”,表现为内伤之“风”。故在《脾胃论·胃虚元气不足诸病所生论》中有“邪之大者,莫若中风„„必中虚”之论。明·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杂证漠·非风》中指出本病的发生“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

 ②烦劳过度:因本病基础为“气血不足,阴阳失调”,而劳倦内伤,阴精更损,致人体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日久必致阴亏于下,阳浮于上,虚阳鸱张亢盛,致内风骤生,偶因内外失宜,扰动气血,必致血随气逆,上冲于脑而发病。如《杂病源流犀烛·中风源流》曰:“劳倦过甚,耗其精血,虽其少壮,无奈形盛气衰,往往亦成中风。轻者气虚鼓动无力而致血瘀,瘀阻肢体经脉、舌窍,则出现肢麻、半身不遂、舌强语謇等证;重者可使阴亏于下,肝阳鸱张,阳化风动,气血上冲,心神昏冒而出现昏迷等中风危候;因此劳倦过度是内风产生的常见原因。

 ③情志失调,五志过极:性情急躁之人,平素肝阳偏亢,遇事易怒,暴怒伤肝,肝阳暴涨,引动心火,风火相煽,血随气逆,上冲犯脑而发为中风。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苑于上,使人薄厥”。《素问·调经论》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复返则死”。进一步说明,大怒伤肝,肝阳暴亢,火升风动,气血逆乱,并走于上,阴阳气血上下分离而不能互相维系,损伤脑髓,蒙蔽清窍,神明失司,则卒然昏仆,因肝藏血而主疏泄,故气血逆可致肝风愈烈,肝风内动或致气血上逆,甚或引动胃气,胃气上逆而加重病情,即说明了情志失调造成虚性偏亢而致中风的重要机理。另一方面,忧郁思虑,气郁化火,暗耗肝阴,日久则风阳升动也可引发中风。

④摄生不当,饮食失节:《素问·痹论》认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醇酒,而肥甘厚味为生痰生湿之品,辛辣烟酒可助湿生热,痰热交阻则气滞血瘀,痰瘀痹阻,血不达四肢筋脉则可见半身不遂等证;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气血生化无源,气血精微衰少,脑脉失养,脑之神明不用,而发为中风。如《素问·通评虚实论》言:“仆击,偏枯,萎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金元四大家之朱丹溪分析中风之因,也强调气血虚弱,加痰加火,主张“痰湿生热”。清·张山雷在《中风斠诠》中为之解言道:“《素问》谓仆击,偏枯,肥贵人为高梁之疾,则痰湿壅塞,皆在不言之中,固未尝以为中风也,然因痰湿而生内热,因热而动内风,痰也,热也,皆是实证,河间主火,丹溪主痰,皆从痰热壅塞着眼,均切病情也”。

王老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中风病外风病证由风邪侵袭所致,内风病证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和而产生,虽然两者病因和病理变化不同,实则在疾病过程中外风与内风往往相互影响,内外相因,相见并存。 认为内、外风截然分开是不符合临床实际的,临床不必在内风、外风胶着,不能只强调内风而忽视外风,外风易引动内风,内风易招致外风,对中风病发病的外因与内因应同等看待,内外并调,才能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三)内外调护,未病先防

综观本病,病自内发为本,外因为标,内外相因致病,平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素虚或痰浊、瘀血内生,加之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食不节、气候骤变等诱因,而致瘀血阻滞、痰热内蕴,或阳化风动、血随气逆,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脉外,引起昏仆不遂,发为中风。其病位虽在脑,与心、肾、肝、脾密切相关。其病因病机有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六端,此六端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因此如果早期调节饮食、调畅情志、劳逸适度、顺应四时气候变化等,可避免六端危险因素的发生,可以起到很好的未病先防作用。

1、节饮食,戒烟酒:避免过食肥甘厚味之品,嗜烟酗酒可生痰化热,损伤脏腑,阻滞脉络,若能改变这些不良生活习惯,中风之疾可远也。

2、谨劳作,远房帏:过劳则阳气亢奋不敛,贪欲则耗竭肾元真阴,均致阴阳气血失衡,阴亏于下,阳亢于上,而发卒中。现代社会生活方式节奏快、压力大,过于思虑、忧郁而劳心过度,而致气血亏虚、气机郁滞。故应劳逸有度,起居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工作,节欲保真,不可纵欲无度。

3、慎起居,适寒温:起居不慎,或气候骤变,易被外邪贼风所中,从而阻遏机体血脉运行而成“中风”。理应起居有常,调适寒温,注意气候变化。避免外邪乘虚侵袭。

4、调和情志:《素问·生气通天论》云: “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举痛论篇》“百病生于气也”,“善医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调和情志,精神舒畅,气机调畅,血脉调和,阴阳平衡,则无中风之虞。

二、既病防变,防微杜渐

中风有病位浅深、病情轻重的不同,临床有中经络和中脏腑之别,轻者中经络,重者中脏腑。中经络者虽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但意识清楚;中脏腑者则昏不知人,或神志昏糊、迷蒙,伴见肢体不用。中风病名取“风”之意,善行数变,一旦发病,变化迅速,容易传变,由表及里,由脏及腑,而使病情进展,或牵及他脏,出现合并症及并发症。《金匮要略》曰:“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 “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王老师认为中风病病因多先有内伤于内,复受外因、情志刺激及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而发病,病因复杂,病机多变,对中风病应既病防变、防微杜渐。(一)首先重视中风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二)辨证求因,认识中风病的病因和机理,根据病因针对性采取药物治疗、特色疗法、护理及饮食调护。(三)以卫气营血作为主线索,动态观察中风病的病位深浅及传变,急性期以“外风”立论,随着病情发展,掌握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发展变化规律,争取治疗的主动权,以防止卫气营血的传变,防止变生他证。(四)根据五脏(五行)之间相生相克原理,预测原发脏腑病变的发展趋势,采取非针对“现脏病”的预防性治疗,防止他脏疾病的产生,可有效的防止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出现。(五)中风病多先有积损正衰,脏腑失调,阴阳失衡,导致正气不足、气血衰弱,脉络空虚为病理基础,发病初期在治标积极祛除致病因素同时,也要重视内伤的发病基础,扶助正气,调和气血,培本固元。  

总之,人体在患中风病之后,早期诊断,早期分析病因病机,掌握发病的病理基础,明确病变脏腑及病变传变规律,针对性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早期治疗,截断疾病的发展及传变。

三、修养生息,调理体质,避免中风易感性

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与疾病和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灵枢·寿夭刚柔论》记载:“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强有弱,有短有长,有阴有阳” ,充分认识到了不同个体体质的差异。近年来已有诸多学者认识到体质在发病中的关键作用:不同的体质类型对疾病有着不同的易感性及所产生疾病类型的倾向性,不同的体质状态决定了疾病的病理变化与证候类型;致病因素作用于不同体质的人体导致病变的不同程度;体质状态决定了疾病的转归及预后,这仍是由于体质作为内因导致了不同的病理变化所决定的。王老师根据中风病的起病特点,结合多年来的经验,认为体质因素在中风病发生及发病证型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虽然中风病病机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虚、火、风、痰、气、血六端。而具体到每个病人到底是因何者发病,这又与不同病人的体质有密切的关系。王老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人的体质有气虚质、痰湿质、肝阳上亢质、、阴虚质、血瘀质、阳虚质、气郁质、湿热质、平和质及特禀质,其中气虚质、肝阳上亢质、痰湿质、血瘀质及阴虚质是中风病的主要中医体质类型。体质是先天禀赋和后天生活习惯而形成的整体素质,虽然具有遗传性,一旦形成,在一定时期内不易发生太大的改变的特点,但由于受到环境因素、精神情志、营养状况、锻炼活动及疾病等后天因素影响,可参与体质的形成,因此体质又具有动态的可变性、可调性。积极从调整气虚质、肝阳上亢质及痰湿质等上述5种体质作为切入点,是预防脑中风的发生的一条可行的途径。

1、调治气虚质的方法:气虚体质的人常见疲劳乏力,语声低怯,倦怠懒言,面色萎黄,口唇色淡,形体松弛无力,大便不干但费力;常有肺脾两脏相对不足之症,抵抗力和消化功能比较弱,季节转换易受外感,冬天怕冷,容易受寒;夏天怕热,容易中暑等。气虚体质的人宜吃性平偏温的、具有补益作用的食品。中药调护可用人参、党参、太子参、西洋参、山药、茯苓、白术、红枣等。气虚体质的补益要缓缓而补,不能峻补、蛮补、呆补。补益太快、太猛易阻碍脾胃,影响气机。自汗、易感冒者,可服用玉屏风散预防;倦怠、乏力、纳差者可服用人参健脾丸、补中益气丸等。

饮食调护对气虚体质也至关重要,平时可多食干果类食物,如大枣、葡萄干、龙眼肉等。蔬菜类有白扁豆、红薯、淮山药、莲子、白果、芡实、南瓜、包心菜、胡萝卜、土豆、山药、莲藕(生者甘寒,清热凉血;熟者甘温,健脾益气)、香菇等。肉食类有鸡肉、猪肚、牛肉、羊肉、鹤鹑、鹤鹑蛋等。水产类有淡水鱼、泥鳅、黄鳝等。调味类有麦芽糖、蜂蜜等。谷物类有糯米、小米等。不宜或少食具有耗气作用的食物,如:空心菜、生萝卜、槟榔、绿豆、冬瓜、黄瓜、生菜等。生活起居应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不宜过度劳累或做剧烈活动,可适当散步、打太极拳等舒缓的活动并持之以恒。

2、肝阳上亢体质:肝阳上亢体质者多见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口苦咽干,舌红,脉细数等。本证往往既有肝阴不足的症状,又有肝阳上亢的表现,但以肝阳上亢表现为主,是本虚标实证。多因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耗伤肝阴,或肝肾阴虚不能制约肝阳,阳升太过而致。到了春天,凡有肝阳上亢的人,特别容易出现头痛、眩晕,这就是祖国医学早已指出的“春气者诸病在头”的原因。现代医学也发现,春天的气候变化,容易使人血压增高,出现头痛、头晕、失眠等症状。治宜平肝潜阳,滋水涵木。中药调护可用夏枯草、石决明、牡蛎、罗布麻、桑叶、菊花、钩藤等。阳亢伴有阴虚者可服用镇肝熄风汤,阳亢化风伴有失眠健忘者可用天麻钩藤饮。

饮食应以新鲜清淡为原则,要多食蛋类、瘦肉、青菜及水果,可用绿豆、马蹄、梨、藕、芹菜、鱼类(有鳞)、豆腐、龟肉、柠檬、梨、香蕉、佛手等。忌食肥甘辛辣之物,如肥肉、油炸物、酒类、辣椒等。精神调养也是不容忽视的,忧郁恼怒等精神刺激可致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因此,肝阳上亢体质人群应胸怀宽广,精神乐观,心情舒畅,情绪稳定。肝阳上亢体质者还要适劳逸,避免过度疲劳或睡眠不足。

3、瘀血质调制方法:瘀血质是体内有血液运行不畅的潜在倾向或瘀血内阻的病理基础,并表现出一系列外在征象的体质状态。瘀血体质多见于老年人与久病患者。《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说:“五十岁至七十岁… …血气凝泣”。瘀血质多表现为性格内向,急躁易烦,健忘,平素面色晦暗,容易出现瘀斑,易患疼痛,中风后常见偏身麻木、乏力,不耐受风邪、寒邪,舌质暗有瘀点或瘀斑,脉象细涩或结代。瘀血体质人群可多用桃仁、红花、丹参、川芎、当归、炙穿山甲等药物组方。

在饮食调养方面,应选用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食物,如黑豆、黄豆、山楂、香菇、木瓜、黄酒、葡萄酒、白酒等;在起居调护方面,血得温则行,遇寒则凝,瘀血质者要避免寒冷刺激,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动静结合,不可贪图安逸,加重气血瘀滞;在形体锻炼方面,宜参与有益于促进气血运行的运动项目,坚持锻炼,如易筋经、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以及各种舞蹈、健身操等等,使全身气血畅通。通过上述措施,调整和改善瘀血体质,提高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预防中风的发生。

3、调治痰湿质的方法:痰湿体质的人多半形态偏胖,多是大腹便便的,肌肉松软;面色无光泽,发白、偏暗,痰湿体质的人容易犯困,易打瞌睡,而且喉头老是有痰。性格偏温和、稳重恭谦、豁达、善于忍耐;行动缓慢迟钝、胸闷、头昏脑涨、嗜睡、赖床、喜欢睡回笼觉,嘴里发甜;这类人的大便黏稠,排便不畅或便秘与便溏交替。痰湿体质的人多因素体脾虚、或嗜食肥甘厚味、或贪凉饮冷损伤脾胃,脾失健运,痰湿内生,壅滞经脉,上蒙清窍而致中风。中药调护可用泽泻、半夏、陈皮、茯苓、苍术、竹茹等燥湿化痰之品,可酌情服用化痰祛湿之中药如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汤等。

因此饮食上宜忌食肥甘厚味及油腻之品,饮食清淡为宜,可食用一些具有宣肺、健脾、益肾、清利化湿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扁豆、蚕豆、花生、萝卜、洋葱、冬瓜、紫菜、竹笋、薏苡仁、莲子、丝瓜、葫芦、黄瓜、白菜、芹菜、卷心菜等。居住环境宜干燥,避免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下长期工作或生活,要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并循序渐进逐渐加大运动量。

  5、阴虚体质的调护:阴虚体质的人大多形体消瘦、面色潮红、口干咽燥、心中时烦、手足心热、少眠、便干、尿黄、冬寒易过、夏热难受、多喜冷饮、脉细数、舌红少苔。中医认为阴虚体质的人多手足心热。阴虚体质的人性情较急躁,常常心烦易怒,这是阴虚火旺,火扰神明之故,故应遵循《黄帝内经》中“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之养神大法。阴虚体质人群可通过精神调节、控制房事、戒烟限酒、控制饮食和适当的体育锻炼等增强体质,喜静养,远竞争及烦乱。中药调护以麦冬、石斛、何首乌、枸杞、熟地、龟板、鳖甲、玄参等养阴之品,可适当服用六味地黄丸或知柏地黄丸。

阴虚体质的人应保阴潜阳,宜清淡,远肥腻厚味、燥烈之品;可多吃些芝麻、糯米、蜂蜜、乳品、甘蔗、鱼类等清淡食物,对于葱、姜、蒜、韭、薤、椒等辛味之品则应少吃。可选用有滋阴清热、养心安神的食品,如粮食中的小米、大麦、小麦、玉米等;蔬菜中的大白菜、冬瓜、黄瓜、紫菜、豆腐;水果中鸭梨、西瓜、百合、莲子、大枣;肉类中白鸭肉、鹅肉、鲫鱼、甲鱼、蛤蜊等。

总之王老师根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 “未病先防”治未病思想,认为中风病在出现某些先兆时,或处于萌芽状态时,应早期采取措施,防微杜渐,从而防止中风的发生。认为在“大风至”之前,需防治危险因素,未病先防。 避免外界诱因,如疲劳、情绪波动、饱餐、受寒,避免不利因素侵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出现中风后要把握患者内伤因素、脏腑功能,及早调护,既病防传变,尽量减少病情进展,防治并发症、合并症的出现。同时王老师临证不仅治“病”,还注重治“人”,注重人的体质调护。 同一种疾病,不同体质的人的发病具有不同的倾向,就如《医宗金鉴》所说“人感受邪气虽一,随其形脏不同,或从寒化,或从热化,或从虚化,或从实化,故多端不齐也”。 所以临证之时辨“病”、辨“证”当与辨“体”相结合。及时调护体质,治、调并施。把握先于中风发作的时机,进行治疗,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附件打开出现错误解决方法
Copyright 2018 潍坊市中医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2019267号-1>
鲁卫网审(2014)第3706018号
网站建设:威龙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