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方波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
2018-05-29 16:58:50

中风病,又名卒中,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喎斜,语言謇涩或失语,半身不遂或偏身麻木为主症的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急性脑血管疾病。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中风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和死亡率不断增加,已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重大疾病。因此,引起了现代医疗科研工作者的极大重视,对中风病的治疗研究和探讨成果显著。早在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12月发布的“全世界脑血管病死亡地图”中,即发现中国是全世界脑血管病死亡率最高的地方,我国每年新发脑血管疾病150万人次,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总数达600万人。据统计,城市中脑血管疾病死亡居各种死亡首位,且存活者中50%~70%遗留有严重残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给我国医疗卫生经济造成了巨大压力,脑血管病的研究和防治已成为当今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牟方波主任医师从事脑病专业30余年,尤精于对中风病、眩晕病的治疗,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加之我院脑病科自1998年确立为国家重点专科,病源量大,对中风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从2005年跟随牟方波主任医师工作,2013年参加山东省五级师承,拜牟方波教授为师,有幸时时耳濡目染老师的风采,力图记录老师的临症经验,因资质所限,不能将老师的精华一一展现,仅能管中窥豹,将老师对中风病临床经验大致总结如下。

1.历史沿革

1.1疾病名称

    中风病是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四大疑难病证“风劳鼓膈”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等症状,是老年人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嗜食厚味及烟酒等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好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

1.2中风病病因病机

    中风病的致病原因,历代多有争议,现在“风、火、痰、瘀、气、虚”6种病因被广大学者认同,但多强调气血逆乱,对于基本病机,有人认为气虚血瘀.有人认为升降逆乱,有人认为痰瘀互阻。其发病与气候、情志、饮食、体质、年龄、劳倦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1.2.1气候变化

一般认为,冬春季节是中风病的好发之时。

    1.2.2情志影响

    中风病的发病多与七情密切相关。中医学认为,情志变化都可以引起中风病的发生。《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予上,使人薄厥”的记载,说明大怒伤肝,肝阳上亢,气血上逆,直犯脑络,可以引起中风病。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阐明中风病乃“忧思所致,忧虑所为”。

    1.2.3饮食不节

早在《内经》时期就认识到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是中风病发生的原因之一,认为中风乃“肥贵人则膏梁之疾也”。过食高粱厚味之人易聚湿生痰,痰郁化热,阻滞经络,蒙蔽清窍而发中风。另外饮酒过度也可以导致中风,《内经》“因而大饮,则气逆”。

    1.2.4劳倦过度

    在《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对劳倦过度引发中风病有所论述。“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说明烦劳过度,以致阴亏于下,肝阳鸱张,阳化风动,可突发中风。

    1.2.5体质论

    中医体质学主要源于《黄帝内经》。《灵枢·寿夭刚柔》:“余闻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论述了人体具有阴阳刚柔不同的体质类型。同时也认识到由于体质分类不同,对不同疾病的易感性也不同,如《灵枢·五变篇》:“同时而得病,或病此,或病彼”。此后历代医家都从不同的角度论述过体质问题。

    1.2.6年龄增长

中医学认为中风病的发生与年龄增长有很大的关系。《内经》:“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六十,阴痿,……上虚上实,涕泣俱出矣”。中风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呈上升关系。

1.4中医治疗中风病的特点与优势

中医在治疗上立足整体观,重视辨证论治,中医药治疗中风能减少患者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并且有毒副反应小,治疗费用低等优点,显示了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2.现代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

2.1病因病机

现代中医学研究一致认为,中风病发病主要病因是患者平素气血亏虚,以忧思恼怒,或饮酒饱食,或房室过劳,或外邪侵袭等诱因,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以致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濡养;或阴亏于下,肝阳暴张,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隧,蒙蔽清窍,而形成上实下虚,阴阳互不维系的危急证候。

2.1.1在气温骤降的季节里,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增多。这主要是因为在寒冷气候下血管收缩,血压易于升高,导致血管破裂出血;而血栓形成是由于低温状态下血管收缩、狭窄,血流不畅,粘稠度改变导致发病数增多。在防治上,从中医学的角度我们应依据天人相应的理论,顺应自然规律,保持阴阳气血的平衡,做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在发病高峰的冬春季,凡患有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人,应尽量使自己处于一个较为舒适的环境中,注意调节居室的温、湿度,适当增减衣物,避免因气候剧变而发生急性脑血管病。

2.1.2情绪变化可引起儿茶酚、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水平的改变及丘脑下部一系列机能变化,从而导致血液流变学改变,影响血压、血凝、血流与血管之间的关系,致循环障碍诱发中风。因此,注意调控七情,保持情绪的平和,防止血压骤升,有利于中风病的预防。

2.1.3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过多地摄入脂肪、饮酒等,是发生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喜食荤食者、偏嗜咸味者、吸烟史越长者中风罹患的可能性高;形体方面显示,形体适中可能是中风的保护因素,而形体肥胖则可能是中风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主张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力戒烟酒厚味,控制体重防止动脉硬化、改善心脑供血,达到预防中风的效果。

2.1.4现代医学把年龄这一危险因素列为不可干预性的,但是如果我们对前面所述的其他诱发因素有效控制,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可能降低中风病的发病率。

通过中风病诱发因素的回顾,探寻总结中风病的发病规律,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预防,降低中风病的发病率、致残率,要顺应自然界变化,对饮食、起居、劳逸等有适当的安排和节制,要注意精神的调养,保持心性舒畅,情志安稳。

    2.2中医治疗中风病的现代认识及研究

    药理研究证明,化痰药及祛瘀药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抗凝降低血脂等作用。有些化痰利水药有降颅压、消除脑水肿的作用。相关动物实验研究发现,痰瘀同治可通过降低血管阻力,抗凝,降脂,抑制变态反应性损害,减轻自由基损伤等保护脑细胞,对中风后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并有效改善中风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

    3.牟方波教授对中风病的独到认识

牟方波教授对中风病研究多年,遵从历代医家关于中风从痰瘀论治的思想,结合现代的社会环境、生活条件等变化,认为中风病机不外风、火、痰、虚、瘀、气等,但以痰为重,《丹溪心法》亦云“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痰挟瘀血,遂成巢囊”,并主张“治痰为先”。痰浊是中风的主要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同时,卒中后,气机骤然升降失常,津液代谢障碍,化生痰浊,阻滞中焦,由于中焦通上连下,是升降的枢纽,中焦气机不畅到枢机不利,气机逆乱难于恢复正常,而成腑实之证。

    3.1常见影响因素

    中风痰热证是先天禀赋异常与后天调摄失宜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族因素,如禀赋异常,以及不良生活方式,如嗜食肥甘厚味、口重、吸烟、运动不足等不良习惯对中风痰热证的产生具有突出影响。

    3.1.1先天禀赋异常

    先天禀赋异常是痰热证产生的基础。体质因素对中风发病具有重要影响,而禀赋影响体质。对此,章虚谷已有明确的认识,他在《医门棒喝》中说:“邪之阴阳,随人身之阴阳而变也。”人有男女,体质有强弱,禀赋各异,形成了不同的体质类型。一般而言,男性阳气旺盛,嗜好多,同时,因其社会角色的关系,极易养成不良生活习惯;女性以阴用事,阴血充盛,阴阳平秘,这种禀赋对女性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正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说:“阴精所奉其人寿,阴精所降其人夭。”由于禀赋差异,如果调摄不当,则会导致阴阳失和,脏腑气化失常,成为痰热内生的基础。

    禀赋差异包括禀赋薄弱、禀赋异常、体质异常等方面,进而可以导致脏腑失常、气血失和、气机逆乱,产生痰浊、痰热、瘀血、阴虚、气虚等病机变化,成为中风发病的基本条件。中风患者的家族史或家族发病倾向,可以是禀赋异常的临床证据。老师认为,中风的家族倾向主要包括两方面,其一是先天禀赋的异常;其二是家庭生活习惯的形成与延续。也就是说,在禀赋异常的基础上,加之不良的生活环境与饮食习惯,由此形成了中风痰热的发生基础。

    3.1.2饮食失节

    饮食不节是形成中风痰热证最为常见的影响因素。临床观察发现,过食肥甘厚味、过量饮酒是影响痰热证形成的最常见饮食因素。肥甘厚味,易于损伤脾胃,影响运化,酿生痰热;嗜酒无度或过量饮酒,以致滋湿生热,湿热酿痰,终成痰热。此外,饮食过量,或长期暴饮暴食,酿生痰热,而致肥胖体质或腹型肥胖,形成中风发病的特异体质类型。近年研究发现,以腹型肥胖为基础的代谢综合征是导致中风发病的重要疾病因素,它的产生与痰浊、痰热郁结密切相关。《兰室秘藏》指出:“膏粱之人,或食已便卧,使湿热之气不得施化,致令腹胀满……”由于饮食失调,导致脾胃运化失司,气血津液化生输布障碍,产生气滞痰郁,痰热胶结,留着体内,发生肥胖,最终引发中风。饮食失节产生痰热,而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是痰热体质特征。这是对“肥人多痰湿”“肥人多中风”等传统认识的当代临床诠释。

    3.1.3情志因素

    情志受体质与环境的影响十分明显。情志失常、气机失和是中风痰热证的常见病因其常见的病机:①肝气郁结,气滞不畅,气化不行,津液不化,产生痰湿留滞,久从热化;或气郁化火,火热灼津生痰,形成痰热。②情志不畅,思虑伤脾,中焦气机不畅,运化失司,津液不布,湿浊停滞,生湿生痰,郁久化热;或中焦气郁,化热化火,火热灼津而成痰热。③情志郁结,心神不舒,心气郁涩,心脉不畅心血郁滞,久瘀生痰。④情志郁结,化热化火,火热灼津伤阴,形成痰热;素体阴液亏虚,虚火内盛,灼液成痰。

    3.1.4劳逸失常

    劳逸结合,动静得宜,是生存之必需,也是养生之准则。举凡劳、动皆需阳气,故有“劳能耗气”之说,气耗而复生为人之常。劳而休息、逸以养正,是修复正气的重要环节。若过劳则生虚损,正气亏虚,脾胃损伤,运化无力,输布失职,津液不行,停滞成痰。过于安逸则气不耗而精不流,精气不能流动,日久势必郁滞。故若好逸恶劳,能食少动,则气机郁滞,津气不行,留滞成为痰郁。临床所见,体力活动不足是导致肥胖、产生中风痰热证的常见因素。

    3.1.5睡眠失常

    睡眠是阴平阳秘的协调状态。现代社会,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夜以继日、通宵达旦的工作、娱乐司空见惯,所谓“以妄为常”以致营卫失和,气血运行规律失常,由此违背了“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的阳气运行日节律,导致阳气亢奋,不能入阴,阴阳失调。此时,加之睡前饱餐,饮食不化气血,反而滋生痰浊、痰热。成为当代临床痰热证的主要病因之一。

    3.1.6不良嗜好

    嗜酒无度,湿蕴热结。“酒者熟谷之液”(《灵枢·营卫生会》),以水为体,以热为用。嗜酒无度,可致湿热蕴阻中焦,滋生痰热,熏灼于肺,则成肺痰热证。嗜烟灼肺,化热生痰。烟为火热与燥热之甚,故清·顾松园曾提出“烟为辛热之魁”。嗜烟无度,火热熏灼,燥伤津液,一则因热生痰,二则阴液内耗,致肺阴不足,阴虚火烁,炼液生痰,痰热郁肺。加之烟毒火热内蕴,羁留于肺,壅滞气道,损伤肺气,以致痰湿瘀血凝结于肺。

    3.1.7地理环境

天地之气滋养人体,同时也对人的体质产生影响。《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六节藏象论》则曰:“嗜欲不同,各有所通。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不同地域的气候、饮食习惯对人的体质会产生重要影响,痰热的形成也不例外。《素问·异法方宜论》说:“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沿海地区的居民,过食咸味,可影响津液代谢,血脉凝滞,产生痰浊与瘀血等病理产物,日久郁而化热;鱼性热,多食则积热,导致痰热证的发生。虽说是地域、环境对影响机体可以产生痰热,其实就临床所见而言,饮食的影响是不分地域的。有此饮食,食而过量,就可能产生与之相关的病理因素,痰热仅为举例。

    3.2痰在中风发病中的地位

    痰既是一种病理产物,又是一种继发的致病因素,是临床多种疾病的重要病因。古今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中风的形成与发展,与痰有密切关系。

    古代医家很早就认识到痰在中风发病中的作用,如《素问·通评虚实论》指出:“仆击偏枯 ……肥贵人则高粱之痰也。”宋代严用和说:“及其感也,为半身不遂,肌肉疼痛,为痰涎壅塞,口眼歪斜,偏 废不仁,神 志昏乱。”说明痰涎阻滞经络,蒙蔽清窍是导致中风的重要原因。金元时代朱丹溪指出:“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主张“治痰为先,次养血行血”。这些论述表明,古代医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已充分认识到痰在中风发病中的重要作用。现代大量临床实践也已证明,痰在中风的形成中确实是一个重要因素。如王宝光等报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170多例中痰浊瘀阻证占67.7%,指出痰浊与瘀血一样,是中风发病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彭氏报道治疗脑溢血40例,辨证属阳闭,风痰上扰,痰热腑实证者最为多见。从临床资料还可看出,在证候表现上,不仅昏仆、偏瘫、口僻、舌謇等中风几大症与痰关系密切,且痰还有其特征性表现,如喉中痰鸣,口臭身热,恶心呕吐,神识昏蒙或嗜睡,胸闷,便秘,舌苔黄腻或白腻,脉弦滑等,虽然它们不一定在一个病人身上都出现,但在中风病变过程中确是经常出现的。综上可以看出,远至古代先贤,近到现代临床,都十分强调痰在中风发病中的作用。

    3.3痰的实质及其与中风的关系

    痰是一种粘稠状的病理产物,又是一种致病因素,痰是指由于机体代谢失调所引起某些病变器官和组织间积有的粘液类物质,“痰即上身之津液,无非水谷之所化”。在中风发病中,痰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①脾胃虚弱,运化不力或饮食不节,嗜酒或恣食肥甘,伐伤脾胃而致痰生;②肝肾阴虚,阴虚生内热,热灼津为痰,或阴不制阳,肝阳横逆脾土而生痰;③肝郁气滞水津不布,凝聚成痰;④情志过极,心火暴盛,火盛灼津为痰;⑤瘀血内阻,水津流行不畅,停聚局部而为痰。中风发生后,由于内脏功能的失调,痰、瘀、虚、风、火等的存在,又进一步导致痰浊的不断产生,因此痰可存在于中风的整个病程中。

    痰浊既生,可随亢逆之肝阳上扰清阳,或阻滞经络,阻碍血行而出眩晕,头胀痛,手指或半身麻木等中风先兆症状,痰浊内蕴可化热,热甚而灼伤阴津,阴伤既久不制阳,亦可虚阳上浮,如既为阴虚阳亢之体,则可使阴愈虚,阳愈亢,而且,肝肾阴虚肝阳亢逆,阳热灼津可继生痰热,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痰浊内阻则气郁,郁久则化火而导致郁火内生;痰浊郁滞而血行凝涩,可导致瘀血;这样,在情志过极,或饮食过饱,气候变化,或劳倦等诱因的激发下,肝阳暴张,阳动化风,鼓动痰火气血上逆或闭塞脑络,使清窍被蒙,或络破血溢而成,瘀血直伤脑髓神明,故出现卒倒暴仆,僻不遂等中风证候,此即是“痰热生风”的病理过程,正如张景岳所说:“正时人所谓卒倒暴仆之中风,亦即痰炎上壅之中风。”又印证了“无痰不中风”之说法,而且,由于痰在与虚、火、瘀、风的恶性循环中起重要作用,故它不仅是中风发生的重要因素,而且在其发展与转归中亦起重要作用。

3.4现代医学对痰的认识

现代医学认为,无论是缺血性中风还是出血性中风,都表现与微循环障碍、血液流变学或动学异常密切相关,而这些改变的实质,即 是“瘀血”的存在,而痰在瘀血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痰可由津液蒸化所生,津液是血液的一部分,“津液和调,变化而赤是为血”,津液充盈和调是维持正常血量,保障血液正常流动的重要条件,在各种病因的作用下,津液失去正常生理,聚而为痰,痰浊使血液变稠混浊,流行滞涩,进而凝滞成瘀,此为瘀血形成的基本过程,由于痰在瘀血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亦可进一步认识痰在中风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另外,现代中医临床还认为,无论是缺血性中风还是出血性中风,其主要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而高血脂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有人指出,根据中医审证求因,辨证立法所得的疗效显示血脂增高与痰浊凝聚有关,有人报道用治痰要方白金丸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较好,这些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痰与中风发病有着密切关系。

以上分析表明,痰在中风发病中既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病理产物,又是重要的致病因素,进一步加强探讨痰与中风的相互关系,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临床实践中,都是十分有意义的。

4.牟方波教授治中风病六法

    老师提出了分病期、明脏腑的治疗原则,认为中风病治痰,初期必通腑、开窍;恢复期重在调整五脏气血;后遗症期重在滋补肝肾,主于缓图。在此基础上,合理使用祛痰药物,初步形成了中风病治痰六大法则,是老师数十年来的临床经验总结,不仅切合中风病临床实际,而且对其他老年病、疑难病的治疗,也具有指导意义。

4.1熄风化痰法

此法贯穿中风病治疗始终。本病为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致气血运行受阻,气血瘀滞,脉络痹阻;肾虚则水不涵木,肝风内动,血瘀髓海,经脉失养。《医宗必读》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用虫类药可祛瘀而不伤正,老师善用水蛭、地龙、蜈蚣、全蝎。水蛭药性平和,破瘀血而不伤新血,祛瘀之力甚宏,而几无伤正之弊,地龙性善走窜,长于通行经络。但攻坚破积之品多为咸寒,配伍当归以温经养血。蜈蚣性善走窜,通达内外,长于搜风通络、熄内风。熄风搜风之药,性多温燥,配伍白芍滋阴养血柔肝。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蛇类药有明显的抗凝血、抗血栓形成作用,能缓和因神经病变引起的拘挛、抽搐和麻木等。一般用6g~15g,以祛除经络深部顽固胶着之痰瘀,使经络畅通,肢体功能恢复。

4.2通腑祛痰法

    此法是中风病急性期常用治法之一,适用于痰热腑实、风痰上扰之证。由于五志过极,内火暴盛,炼液成痰,以致肝风夹杂痰火,损脏气,遏腑气,蔽清窍,滞络道,发为中风。证候表现虽以蔽窍神昏为主,但病机却以痰热腑实不通为急,按急则治标原则,故通腑治痰,荡涤肠胃,使痰热之势骤折,病情缓解。常用涤痰汤(茯苓、半夏、枳实、橘红、竹茹、石菖蒲、胆星、大黄)加减,并指出,痰邪一旦产生,祛之总有径路,从大便而出,是祛痰最重要的出路之一。大黄性寒味苦,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神农本草经》云:“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集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正因为如此,老师治中风病每每使用大黄等药物,且效果满意,可谓经验之谈。但此法临床不宜久用,要注意掌握时机,在选药、用量及用药途径(如口服、鼻饲、灌肠等)上应根据病情灵活掌握,久虚、脱证者禁用。

    4.3开窍化痰法

    此法主要适用于痰浊壅盛、蒙蔽脑窍之证,多见于中风病急性期。此时病机虽主要责之于痰,但痰一旦蒙蔽神窍,非一般祛痰药所能化,必须采用开窍治痰法,开窍与祛痰并治,方收救急之功。并提出,只要病人言语含混、反应迟钝,化痰药物不减,老师治中风病开窍治痰,善用竹茹、石菖蒲、胆星等药,认为中风病治疗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急性期,而急性期的最主要病机,则是窍闭神昏,此时最佳治疗方法则是开窍治痰法。使用此法时应注意,一旦窍开势缓,病机多发生转变,须随时审时度势,动态观察病情,及时更换治疗方法。

    4.4活血治痰法

本法实际上是痰瘀同治之法。对此,近年有不少报道,多认为痰瘀同源,病机相关,且互相兼夹,互相阻遏,形成沉疴病情。此时单一治疗,邪终不祛,必须互相兼顾,两面出击,方可动互结之邪,使邪有出路。痰瘀同治之法,运用于多种疑难顽证,常获显著疗效,尤其治疗中风病,更具重要意义。因为中风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这是由于中风患者多因年迈体弱或形盛气衰,脏腑功能减退,阳气衰微,水津不化,津聚成痰,痰阻气滞,脉络不通而致瘀;瘀血停积,阻滞经络,津不得化而致痰,故痰瘀同源。痰之为病,随气运行,无处不到,遍及周身,可挟风、挟热、挟瘀。

4.5补气治痰法

此法多用于中风病恢复期之后。痰为水津代谢失常的产物,气行则水津四布,气虚则水不化,津不通,故究其根本,气虚是生痰之母,尤其对于中风病中高年龄者,复杂的致病因素和较长的病理演变过程,势必虚气留滞而生痰,故补气治痰法也是中风病治痰常用方法之一。老师常用补阳还五汤化裁,并依据气虚与痰之孰轻孰重和痰之寒热进行加减,效果满意。

4.6补肾化痰法

中风病恢复期病机多属本虚标实,以本虚为主,标实已退居次要地位。本虚主要指各种原因所导致的髓海空虚。肾与脑在结构上密切联系,唐宗海在《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全体总论》云:“肾系贯脊,通于脊髓,肾精足,则入脊化髓上循入脑而为脑髓,是髓者精气之所会也。”《素问·逆调论》云:“肾不生,则髓不能满。”肾为先天之本,肾病失于温化,气不化水,水泛为痰。既是因痰而病,又有因病生痰,旧痰未去,新痰又生,老痰、新痰皆有,使病情复杂而顽固。此痰虽然突出表现于脑窍受损,但生于肾脏、损于肾脏而及全身。治疗时必须滋补肾阴,兼顾全身。用药时既澄其源,又洁其流,兼用斩关先锋之品,实为标本兼顾之法。治疗时老师善用桑麻地黄汤(桑叶、黑芝麻、熟地、茯苓、山药、丹皮、山萸肉、泽泻),并随虚实寒热而加减,且髓为有形之物,易损难复,必用血肉有情之品方可养之,如鳖甲、龟板等。

5.病例举隅

5.1病例一

王某,男性,65岁,2014年9月10日初诊。患者形体较胖,今日晨起时突然出现左侧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口角流涎,言语含混不清,伴泛恶、纳呆,胸闷痰多,平素大便干,3日一行。舌质紫暗,舌苔黄腻,脉弦滑,测血压165/90mmHg,神志清,构音障碍,高级智能水平正常。双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左侧中枢性面舌瘫。颈软、无抵抗感。左侧上下肢近远端肌力皆为Ⅲ级,肌张力可,腱反射(++),左侧巴氏征(+)。头颅MR提示脑梗死。临床诊断为中风 中经络,为急性期风痰阻络证。以风、痰、瘀同治。处方:

茯苓20g   青夏10     橘红10g    枳实10g

郁金10g   石菖蒲20g   胆星10g    竹茹10g

桃仁10g   红花10g     全蝎10g    水蛭10g

蜈蚣2条   蝉蜕10g    大黄后入9g   厚朴10g

甘草6g

水煎400ml,分两次服,日一剂

配合应用丹红注射液注射液20ml,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150mg入液静滴,每日1次;治疗半月,患者精神明显好转,可独立行走,言语较前清晰,口角流涎消失,饮食可,大便调。舌暗红,苔白,脉弦滑。测血压130/75mmHg,神志清,轻度构音障碍,高级智能水平正常。双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左侧中枢性面舌瘫。颈软、无抵抗感。左侧上下肢近端肌力V-级,远端IV级,肌张力略低,腱反射(++),左侧巴氏征(+)。

5.2病例二

李某,男性,62岁,2014年9月10日来诊。患者1月前因“突发右侧肢体活动失灵”在我市另一家三甲医院诊断为“脑出血”,当时行去骨瓣减压术,经住院治疗病情好转,目前需搀扶行走,面色晄白,少气懒言,言语蹇涩,稍一活动即大量汗出,往往湿透秋衣裤,纳呆,夜梦多,二便调。舌质淡红,舌薄白,脉细滑,测血压135/80mmHg,神志清,不全性运动性失语,高级智能水平减退。右侧颞部颅骨缺如,双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右侧中枢性面舌瘫。颈软、无抵抗感。右侧上下肢近端肌力为Ⅲ级,远端II级,肌张力低,腱反射(+),右侧巴氏征(+)。头颅CT提示左侧基底节区低密度灶。临床诊断为中风 中经络,为恢复期气虚血瘀证。处方如下:

黄芪50g    川芎10g    当归30g    桃仁10g

红花10g    赤芍15g    地龙10g    蜈蚣2条

胆星10g    竹茹10g    瓜蒌20g    水蛭10g

桑枝20g    鸡血藤20g  酸枣仁20g  甘草6g

水煎400ml,分两次服,日一剂

服用五剂后右侧肢体活动较前有力,汗出减少,仍夜梦多,活动后倦怠感明显,上方减胆星、竹茹,加枳实、夜交藤,再服5剂,患者右侧肢体活动较前有力,活动后不再大量出汗,夜眠佳。

5.3病例三

李某,女性,62岁,2015年4月22日来诊。患者9个月前因“突发右侧肢体活动欠灵、言语欠清”在我院诊断为“脑梗塞”,当经住院治疗病情好转,平素生活自理。目前患者右侧肢体活动无力,肢体僵硬,言语不清,反应迟钝,食欲不振,夜梦多,小便频,舌体瘦小,舌质淡红,无苔,脉沉细,测血压120/70mmHg,神志清,轻度构音障碍,高级智能水平减退。双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右侧中枢性面舌瘫。右侧上下肢肌力为IV级,肌张力高,腱反射(+++),右侧巴氏征(+)。头颅CT提示桥脑左份软化灶。临床诊断为中风 中经络,为后遗症期肝肾阴虚证。处方如下:

桑叶10g     黑芝麻20g    首乌10 g    熟地10g    

茯苓20g     山药10g      丹皮10g     泽泻10g    

山萸肉10g   胆星10g      竹茹10g     桑螵蛸10g  

酸枣仁20g   石菖蒲20g    瓜蒌20g     当归20g   

桃仁10g      红花10g     甘草6g

水煎400ml,分两次服,日一剂

服用10剂后右侧肢体活动仍无力,僵硬情况好转,反应较前好,仍食欲不振,夜眠好,小便次数减少,复诊上方加黄芪50g,枳实10g,生地10g,焦楂15g,再服7剂,患者肢体活动较前有力,食欲好转。

6.结语

综上所述,中风病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和高死亡率,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极大的负担,牟方波教授有关中风病治痰的独到见解,辨证论治的丰富经验,为中风病这一疑难杂病的治疗另辟了蹊径,深得临床要领,值得推广和深入探讨,并积极配合针灸、康复疗法、及早介入等措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附件打开出现错误解决方法
Copyright 2018 潍坊市中医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2019267号-1>
鲁卫网审(2014)第3706018号
网站建设:威龙商务